3月20日、21日,“博物馆、去殖民化、文物返还:全球对话”在上海大学成功举办。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巴西、韩国、埃及、澳大利亚、科特迪瓦、赞比亚、荷兰、新西兰、阿根廷、德国等和东道国中国60余位博物馆等相关机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大学,分享全球化、多样化语境下博物馆去殖民化的见解。
本次专家研讨会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国际博物馆协会研究与交流中心(ICOM-IMREC)和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两个专业智库承办。2022年,国际博协在其2023-2028战略规划当中将博物馆的去殖民化列为博物馆领域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六大议题之一。因此,研讨会设置围绕“博物馆去殖民化”和“文物返还”两大国际议题展开全球对话,分享交流经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下设有主旨报告和主题沙龙,国内外专家现场发言,部分国际专家线上发言。会议全程通过视频号、央视频和b站同步直播,吸引了线上14万余人参加。
国际智库齐聚沪上研讨,共话博物馆未来
3月20日上午,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开幕。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ICOM-IMREC管委会副主席、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主任段勇主持开幕式。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ICOM-IMREC管委会副主席、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主任段勇主持开幕式】
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致欢迎辞。他表示,去殖民化设想下的博物馆是充满合作、对话、兼容并蓄的,相信本次研讨会也会在对话、交流、协商的氛围下在博物馆去殖民立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以及文物返还等议题上做出学术贡献。上海大学在未来也将与世界各大博物馆、高校及科研院所一起努力,开展跨学科、跨文化、跨地域的博物馆战略研究和实践共享,从而以国际视野推动学科创新与行业发展。
【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致辞】
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艾玛·纳迪(Emma Nardi)发表致辞并表示,去殖民化是一个关乎历史、地域、经济和伦理多方面的复杂问题。这个议题对于国际博协来说至关重要。
【国际博协主席 艾玛·纳迪致辞】
国际博协副主席特里·尼亚姆比(Terry Nyambe)表示,ICOM与上海大学之间的通力合作是能够成功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的重要条件,全球博物馆界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希望能够为国际博物馆界提供多元与包容视域下的去殖民化观点,期待本次学术研讨会能够为国际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支持。
【国际博协副主席特里·尼亚姆比致辞】
ICOM-IMREC学术委员会主席卡罗尔·斯科特(Carol Scott)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她提到,国际博协与上海大学共同建立全球性博物馆专业智库的特征,就是组织协调各方学术资源,开展全球性、共同性、前沿性课题研究,并与国际博协战略规划的关键领域相衔接。此次研讨会很好地诠释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的上述定位。
【ICOM-IMREC学术委员会主席 卡洛尔·斯科特介绍研讨会背景】
前沿视角:“博物馆去殖民化”议题
研讨会学术议程于3月20日上午9点30分开始。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博物馆和遗产研究教授科纳尔·麦肯锡(Conal McCarthy)担任首日两场主旨演讲的主持。围绕议题一“博物馆的去殖民化”,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文化遗产学教授布鲁诺·布鲁伦·苏亚雷斯(Bruno Brulon Soares)发表题为《博物馆去殖民化范式》的主旨演讲,他表示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的去殖民化依赖于“解构-重构-再分配”三个相互关联的过程。去殖民化的博物馆为我们提供一个以现代化的视角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新窗口。
【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文化遗产学教授布鲁诺·布鲁伦·苏亚雷斯发言】
在随后“博物馆再思”的专题分享上,由国际博物馆协会秘书处博物馆与社会部门负责人凯瑟琳·特维(Katharine Turvey)担任主持。新西兰蒂帕帕国家博物馆毛利共同领导者阿若帕塔·哈克瓦(Arapata Hakiwai)分享了新西兰正在进行的博物馆去殖民化实践,并对未来的博物馆发展做出了展望;加拿大温尼伯美术馆馆长与CEO 斯蒂芬·鲍卫斯(Stephen Borys)以Qaumajuq博物馆的建设为例讲述了加拿大南部博物馆对于因纽特文化展示的新模式;加拿大海达瓜伊博物馆的肖恩·杨(Sean Young)讲述了其所在博物馆的去殖民化实践。
【“博物馆再思”专题分享】
3月20日下午,荷兰世界文化博物馆内容主管韦恩.莫德斯特(Wayne Modest)发表题为《博物馆知识基础架构的去殖民化》的主旨演讲,他表示,我们需要思考两个问题:去殖民化带来了什么威胁?这个思潮的产生又为我们在未来开创不同类型的机构带来了什么机遇?上世纪,多元化倡议和政策的出台与新博物馆学运动的开展并没有完全解决基础层面的系统性问题,例如:种族、殖民性等不平等问题。此次分享的最终目的是思考去殖民化与早期政策的关系,以及去殖民化如何能够开创一种不同类型的、系统性的制度,这种制度为所有人提供更加公平正义的未来。
【荷兰世界文化博物馆内容主管韦恩.莫德斯特发言】
随后的“去殖民化实践: 语言、藏品与人员”的专题分享,由国际博物馆协会能力建设协调专员卢多维奇·安东努奇(Ludovica Antonucci)主持。夏威夷大学的克利萨·秋(Carissa Chew)分享了文化遗产相关部门的包容性术语,英国泰恩威尔档案博物馆群的乔·安德森(Jo Anderson)、亚当·戈德华特(Adam Goldwater), 凯利·利特尔(Kylea Little)讨论了地方博物馆专注于社区的去殖民化活动;英国博物馆协会去殖民化项目主管罗希·奈杜(Roshi Nadoo)谈到,在去殖民化的浪潮中,博物馆空喊口号,而无切实行动的怪圈。韩国西江大学全球批判性研究院助理教授李玄卿(Hyun Kyung Lee)围绕“去殖民化、历史困境与民族认同”,分享了对于中国以及韩国在日据时期,由日本建造的监狱博物馆去殖民化的见解。
【“去殖民化实践: 语言、藏品与人员”专题分享】
ICOM-IMREC学术委员会主席卡洛尔·斯科特(Carol Scott)对首日会议议题探讨进行总结性发言。她谈到,第一天的会议让我们意识到,作为博物馆界的领导者,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思考做什么、如何做、会有何影响。对于去殖民化的这个复杂问题,应该跨越专业领域、地域界限,基于历史与文化框架进行阐释。我们需要对现有框架进行挑战,以多元、平等的原则与态度号召相关社群的参与。相关社群的参与,是对去殖民化问题进行系统解决的重要条件。
国际聚焦:“文物返还”议题
3月21日上午,由ICOM-IMREC学术委员会主席卡洛尔·斯科特(Carol Scott)担任主持,围绕议题二“博物馆与文物返还”,赞比亚媒体创始人和赞比亚妇女历史博物馆联合创始人桑巴·杨格(Samba Yonga)发表题为《文物返还与其社会影响力》的主旨演讲。她致力于推广非洲原住民文化和艺术,强调对于文化遗产的解读要与原文化与社群相结合,她分享了其创建的原住民文物平台,不仅以数字化的方式展示非洲原住民文化的珍贵遗产,并且走进当地社区促进文化保护和传承。
【赞比亚媒体创始人和赞比亚妇女历史博物馆联合创始人桑巴·杨格发言】
随后“文物返还、法律和政策”的专题分享,由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图书馆馆长潘守永担任主持,三位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展开了交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UNESCO文化遗产法律教席王云霞认为需要重视国际软法在殖民地文物返还问题上的重要性;阿根廷TyPA博物馆管理研究院学术主管亚美莉卡·卡斯蒂洛(Americo Castillo)从南美洲文化圈的视角,分享文物返还及殖民主义对博物馆社区的的影响;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国际博物馆研究与交流中心管委会副主席、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主任段勇从博物馆去殖民化的背景下审视“半殖民地”,也借此呼吁社会,在推进殖民背景文物返还的同时,对“半殖民地”背景的流失文物给予足够的关注。
【“文物返还、法律和政策”专题分享】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ICOM-IMREC主任安来顺主持了专题讨论与回答环节,。该环节的问答互动充分展示了学者们的学术素养和专业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参会人员对相关议题的认识和理解。
【围绕“文物返还、法律和政策”专题的交流互动】
围绕“文物返还与创新”专题,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教授、数字人类学项目联合主管海蒂·盖斯马(Haidy Geismar),美国北德克萨斯州大学视觉艺术与设计系杰出教学教授劳拉·埃文斯(Laura Evans),德国数字贝宁项目核心研究员、数字遗产研究院创始人安妮·卢瑟(Anne Luther)做了分享。上海大学教授、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徐坚主持该环节的会议。
【“文物返还与创新”专题分享】
海蒂·盖斯马教授分享了Hinemihi的案例,探讨了毛利人传统建筑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并研究了如何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保护和传承它;劳拉·埃文斯教授讲述了艺术家制作的复制品取代原作处理遣返的实践;安妮·卢瑟教授介绍她领导的“数字贝宁”项目,分享了项目的现状与经验。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们通过聚焦世界各地的真实案例,展现文物返还的创新机制对人类生存意义与价值的关怀。
【围绕“文物返还与创新”专题的交流互动】
3月21日下午,中国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埃及文旅部文物返还办公室主任沙班·阿卜杜勒·加瓦德(Chaàbane Abdeljaouad),科特迪瓦国家高等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奥纳瑞·卡瓦迪欧·卡瓦西(Honoré Kouadio Kouassi),澳洲国立大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系名誉副教授、独立研究员迈克尔·皮克林(Michael Pickering)和苏格兰格拉斯哥生活博物馆的博物馆与藏品部主任邓肯·多南(Duncan Dorna)围绕“文物返还案例研究”进行专题分享,由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博物馆和遗产研究教授科纳尔·麦肯锡(Conal McCarthy)担任主持。学者们探讨了在文物返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史家珍院长介绍了龙门石窟文物的流失与回归情况;沙班·阿卜杜勒·加瓦德分享了埃及在保护文化遗产,打击非法贩运的案例与措施;奥纳瑞·卡瓦迪欧·卡瓦西院长介绍了法国归还科特迪瓦文物“吉吉·阿约奎”的案例;迈克尔·皮克林教授讲述了澳大利亚原住民文物与遗骸的归还;邓肯·多南教授分享了英国格拉斯哥博物馆将文物归还于印度、尼日利亚的行动。文物返还案例的分享给予博物馆未来工作以启发,同时交流研讨中形成的观点和看法也对今后相关行动提供了更宽阔的思路和方法。
【“文物返还案例研究”专题分享】
【围绕“文物返还案例研究”专题的交流互动】
最后,ICOM-IMREC学术委员会主席卡罗尔·斯科特(Carol Scott)致闭幕词。各地学者分享的案例以及对伦理、制度框架的探讨均精彩纷呈,同时她也提出目前在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空缺需要进行系统性填补。从原住民社区的参与项目到数字遗产网站的建立,这些都为未来的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她期待今后关于该议题可持续性的会议研讨,以保持对话与沟通,增进合作与交流。
【ICOM-IMREC学术委员会主席 卡罗尔·斯科特总结发言】
“去殖民化”与“文物返还”是两个正在不断改变发展的概念,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也是国际博协五年战略规划中致力于推动交流和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本次研讨会上,来自世界五大洲10多个国家的30余位国内外学者共享前沿学术理论与实践经验,从多元化的角度反思当今博物馆的范式。尽管“去殖民化”这个议题涉及理论、实践、伦理、法律等多个不同维度,源于不同历史传统和社会背景的认知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我们始终希望,多元、开放和民主的国际研究和对话不仅是重要的,而且也是共同找到“最大公约数”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