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人文:海洋考古学研究与发展论坛”在上海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 2023/06/08  投稿: 崔明    部门:    浏览次数:   

“技术与人文:海洋考古学研究与发展论坛”于2023年6月7日在上海大学召开。该论坛由上海大学主办,中国考古学会水下考古专业委员会、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上海市“海洋考古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与传播”重点创新团队协办。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浙大浙大城市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上海大学等高等院校,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南海(海南)博物馆等考古文物机构,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的60余名代表参加论坛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教授主持。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明红院士致欢迎词。吴院士指出海洋考古学作为考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大学考古学科最重视的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同时在国内学界和相关专业领域诸多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于2022年成立了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以来,积极推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成功申报上海市“海洋考古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与传播”重点创新团队,建立海洋考古教学科研团队,编译学科教材,初步搭建起海洋考古专业科研与实践平台。希望通过社会各界,尤其是各与会代表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下,更好地助力我国海洋考古学学科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海洋考古的智慧和力量。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副主席、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姜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水下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键研究馆员分别致辞。姜波教授指出自上世纪中叶以来,海洋考古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成为国际考古学界的一个现象级事件。海洋考古技术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一个跨行业、多学科合作的前沿交叉领域。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海洋考古也从蹒跚起步到蓬勃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国际考古学界的一个重要力量。上海大学近年来上海大学文博考古领域异军突起,特别是在海洋考古、博物馆、文物保护等领域,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作为兄弟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期待和上海大学的同行共襄其力,共同推动国内高校海洋考古学科的发展。孙键研究员指出中国的水下考古工作成绩斐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科研成果与社会效益,水下考古对于海洋历史研究的作用尤大。上海大学是知名高校,具有齐全的学科门类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期待双方深化合作,为实现海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向义海总结讲话。他指出此次“技术与人文:海洋考古学研究与发展论坛”提供了一个重要而宝贵的契机,将近年来的海洋考古学成果与前沿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紧密结合,促进了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更多维地透视中国古代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成为一场海洋考古领域知识与思想碰撞、文化与科技交流进步的盛会,为我国海洋考古事业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系列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促进我国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一共同愿景,聚焦提升我国海洋考古基础能力这一具体目标。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考古中心”)与上海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研究馆员,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教授代表双方签约。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向义海副局长,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明红院士,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副主席、山东大学姜波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大树教授,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研究馆员,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院长黄继忠教授及各位与会代表见证签约仪式。

围绕水下考古、港口考古、陶瓷考古等议题,持续两天的论坛将有20余场报告依次呈现,对近年来海洋考古的最新进展和重要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分享和交流。

上海大学高度重视包括海洋考古学在内的考古文保教学科研体系的构建。2022年组建成立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以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契机,按照学校“五五战略”的综合部署,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团队将用心育人、潜心科研,提高站位、融入大局,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海洋考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