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随后阅兵仪式盛大开启。
上午9时,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组织师生党员以集中观看与自发观看并行的形式收看大会直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阅兵现场盛况引起文信师生党员的热烈反响。

1集中观礼,交流阅兵风采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组织本支部研究生党员以线上会议形式集中观看大会直播,共同见证这一庄严而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铭记历史征程,激发使命担当。集中观看完毕,研究生第一党支部随即召开线上交流研讨会,组织研究生党员围绕观看内容分享心得体会,大家热情高涨,积极交流感悟,研讨氛围浓厚。


余森茹
有幸通过屏幕全程观看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我十分激动。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和平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 作为研究生党员,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更要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研究生党员,我们站在历史的肩膀上,接过的是先辈的“接力棒”,扛起的是民族复兴的“硬担子”。
这场阅兵,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研究生党员的责任担当——我们不仅是知识的追求者,更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建设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会以史为鉴,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扛起时代担当,用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钰杰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约70分钟的盛大阅兵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教育课,让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徒步方队展现的“一老一新”格局,既体现了对抗战老部队的崇高敬意,又展示了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的现代化成果。 当战旗方队高举具有典型意义的功勋旗帜通过天安门广场时,我深刻感受到伟大的抗战精神正在接续传承。
这场阅兵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包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要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各自岗位上恪尽职守、奋发有为,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意志、敢于斗争的决心,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2自发观看,共享体悟心得




同时,文信学院教工党支部、研究生其余各党支部、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师生党员自发收看大会直播,共同致敬伟大胜利,赓续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教工党支部
图情档教工党支部 张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如此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观看九三阅兵,令人心潮澎湃。45个方队梯队以磅礴气势通过天安门,既展现了抗战老部队的历史传承,又彰显了我国军事力量的现代化、信息化成就。尤其是新型装备和国之重器的亮相,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制胜现代战争的强大能力。这场阅兵不仅是向世界宣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更是对3500万抗战英烈最好的告慰。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前进力量,在新时代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维护者。
图情档教工党支部 李思艺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更是对和平与正义的庄严昭告。八十年前,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并肩作战,以巨大牺牲赢得了伟大胜利,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世界和平的重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重温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更应深刻体悟团结与坚持的力量。历史昭示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唯有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与世界各国携手守护正义与稳定,才能让历史的警钟长鸣,让人类社会在合作共赢中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作为一名档案学教育工作者,在此重要时刻,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档案与历史记忆的紧密联系。抗战档案不仅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铁证,更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见证。正是这些真实、原始、不可替代的档案材料,使历史得以还原,真相得以传递。对于我们这一代档案学教师而言,使命不仅在于守护档案,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证据意识和使命意识,使他们学会通过档案理解战争与和平、苦难与抗争。铭记历史,不应止于口号,而要通过档案的保护与传播,让全民族乃至全人类在历史的启迪中,更加坚定地守护和平,开创未来。
图情档教工党支部 张玉昭
铁流滚滚,战机翱翔,今日九三阅兵展现的国之重器与民族之魂令我心潮澎湃、感受深刻。在阅兵仪式中,我关注到网络空间作战部队、信息支援部队方队亮相,这正与我们的学科息息相关,也启示着我们要将学科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服务于国家信息化与大数据发展需求。作为一名研究生辅导员,我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文信研究生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发挥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信息资源管理与文博考古学科服务国家文化传承发展,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数字中国与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文博教工党支部 卜凡兴
观看完气势恢宏的阅兵,内心的激动与自豪难以言表。英勇的抗战老英雄,忠诚的年轻官兵,整齐的方阵,现代化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党的坚强领导和指挥。是对历史的庄严致敬,是对牺牲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和平的坚定守护。抗日战争胜利与国家的高速发展来之不易。作为高校科研战线的一员,我深受鼓舞,更感责任重大。 国家的强大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研条件和创新舞台。我们必须将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勇攀科学高峰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属于我们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坚实力量!
文博教工党支部 王韶菡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八十年沧桑巨变,但历史的记忆永不褪色。观礼台上,敬着军礼的老兵目光如炬,每一道皱纹都刻着一段烽火岁月;飘扬的荣誉战旗背后,是无数功勋部队用热血写就的英雄史诗。
从“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艰苦年代,到如今铁甲奔流、战鹰翱翔、长剑倚天的强大国防,中国军队的装备与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永恒不变的,是伟大的抗战精神,是对正义与和平的坚定信念。这场阅兵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庄严宣告:中国始终致力于和平崛起,愿与世界携手,共赴发展新征程。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黄笑
观看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我深受震撼与鼓舞。整齐划一的方阵、威武雄壮的装备,彰显着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与坚定意志。这不仅是国威军威的展示,更是对抗战历史的庄严铭记。
伟大抗战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在阅兵中得到了生动诠释。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尊严,如今我们以阅兵缅怀他们,传承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此次阅兵也让我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它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让伟大祖国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
金翠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深深触动了我。通过这次阅兵,我不仅看到了中国强大的国防力量,也感受到了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与复兴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与努力。
阅兵仪式上的雄壮阵容和整齐划一的步伐,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与威武形象。这不仅是对过去抗战胜利的纪念,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通过这一场视觉与精神的震撼,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在抗战中前赴后继、不怕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定。
此次阅兵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决心。这种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是团结奋进、不畏强敌的力量源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这种精神为指引,增强国家责任感,爱国心,时刻牢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兵式不仅是对过往辉煌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肩负时代责任的召唤。让我们铭记抗战精神,继续携手前进,共同迎接更加光明的未来。
研究生第四党支部
卢藜扬
天安门广场上铁流滚滚、战机轰鸣,长安街两侧欢呼如潮、红旗如海,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以磅礴气势震撼世界。
九三阅兵不仅是一场展示国威军威的盛典,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教育课。当空中护旗梯队划破长空,徒步方队步伐铿锵,战旗方队猎猎飘扬,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现代化军事力量的光辉,更是对抗战先烈的最好告慰。
这场阅兵向我们深刻揭示了:能战方能止战。中国展示军事力量是向世界宣告我们有决心有能力维护和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作为新时代见证者,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更要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防建设,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唯有强大才能捍卫正义,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任韵佳
在2025年9月3日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身为一名研究生党员,我怀着澎湃的心情观看了九三阅兵直播。直播中,受阅部队那整齐划一的步伐,踏出了中国军人的坚毅;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彰显着国家国防实力的飞跃。这一切,让我深刻体会到伟大抗战精神的重大意义。往昔,先辈们凭借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赢得抗战胜利,为民族赢得尊严。如今,作为研究生党员,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要以先辈为榜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学术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在日常生活里,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传播正能量,团结同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拼搏奋斗。
研究生第五党支部
朱晴晴
2025年9月3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内心深受震撼。阅兵式上,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彰显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让我感受到了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这场胜利是千千万万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先辈为榜样,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韩欣妤
观看国庆阅兵,铿锵步伐如历史回响,猎猎旗帜似精神飘扬。我从这场盛典中看到了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璀璨绽放。
抗战精神是爱国主义的至高诠释。面对民族存亡危机,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今天,这种精神转化为我们研究生扎根学术、科技报国的内在动力。抗战精神是团结奋战的壮丽史诗。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结成统一战线,共御外侮。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正是我们跨学科研究、攻克学术难关所需的重要品质。
抗战精神更是坚韧不屈的民族品格。先烈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斗争,这种毅力与勇气启示着我们:学术研究道阻且长,唯有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成就。
阅兵场上,现代化装备展示国家实力,而其中传承的精神血脉更加珍贵。我们研究生当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将个人学术追求融入民族复兴伟业,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
本科生党支部
巴乐巴拉
今天早上起来按时观看阅兵仪式,当阅兵仪式的画面映入眼帘,我的心一下子被揪紧了。那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的脚步声,竟让我有种想哭的冲动。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常说的“岁月静好”,真的是有人在背后默默负重前行。他们不是机器,是有血有肉的人,却用最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只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守护我们。看着他们坚毅的面庞,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铺就了通往和平的道路。
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港湾,眺望这份荣光,心中满是感恩与敬畏。“看得我热泪盈眶”,这何尝不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我们生在了和平的年代,生在了强大的中国,这份安全感,来之不易。当“东风-5C”亮相,我明白,这不是电影特效,而是实实在在的国之重器。和平不是靠祈祷得来的,而是靠实力捍卫的。国家的强大,让我感到无比踏实。这份力量,也让我更加明白,作为普通人,我们虽不能像军人那样保家卫国,但也可以在自己的岗位职责上认真生活,努力工作。
阅兵不仅是一场展示,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从未远去。愿山河无恙,祖国繁荣昌盛,这不仅是祝福,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与期盼。
隆重举行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既是彰显对历史的尊重、对先烈的缅怀、对二战记忆的庄重表达,昭示任何企图篡改二战历史、冲击二战后的国际秩序的行为都不会得逞;也是国际社会共同纪念反法西斯事业的重要契机,警醒国际社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人民日报》: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九三大阅兵?
(撰稿人:徐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