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质文物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干赴山西大同调研

发布日期: 2024/05/09  投稿: 卫军朝    部门:    浏览次数:   


   为了支持硅酸盐质文物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上海大学)建设,增进实验室成员对硅酸盐质文物如岩土、石窟、壁画和雕塑等的了解,2023年8月2日至8月4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钱权教授、周文静教授和实验室骨干纪士东教授等一行8人组成集文物保护、精密仪器及机械、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的多学科队伍前往山西大同重要文博单位开展调研交流活动,包括云冈研究院、华严寺、得胜堡长城遗址和大同市博物馆。

  实验室团队在对云冈石窟及其研究院进行全面调研学习后,与云冈研究院代表进行了座谈会交流。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监测中心副主任闫宏斌及相关文物保护人员出席会议。双方分别就文物材料数据、大模型建立、全息检测技术和文物保护材料等技术和方法与云冈石窟现有文物保护工作需求的相关性及其应用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双方表达了对开展尝试性工作以及未来可合作方向的期待。

  在对华严寺的调研活动中,遗产利用研究办工作人员刘继伟接待了调研团队。团队在学习华严寺修建和维护历史、文物种类及保存修复状况等的基础上,针对寺内的壁画、佛像雕塑和小木作等文物存在的问题及其保护需求进行了交流。

  得胜堡长城遗址的调研活动请到了大同市新荣区文旅局局长袁德团进行介绍和交流。重点实验室团队了解到得胜堡长城遗址上残留的两座砖砌门楼是经维修后保存至今,门洞中的砖雕图案十分精巧。而土筑堡墙虽然轮廓较为完整,但表面风化已非常严重。双方针对长城材料与结构的老化、保护修复状况及相关重点难点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和探讨。

  团队也参观了大同市博物馆的收藏,并对其保存状况做了调研。大同市博物馆收藏了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屋顶上的辽代鸱吻琉璃原件,虽历经千年,仍光泽鲜艳,可见古代工艺和用料的精湛。馆内还陈设了琉璃瓦当、陶罐、彩绘陶马、镇墓兽和石雕等可移动硅酸盐质文物,生动再现了魏都平城的异域风情。通过此次调研,团队发现在山西大同较为干燥的环境条件下,硅酸盐质文物的表面风化是共有的问题,对其风化层的检测分析技术以及保护材料的研发是重点实验室未来需要关注和加强的研究方向。


  本次调研活动是重点实验室正式开展的第一次考察工作,加深了重点实验室团队成员对硅酸盐质文物的全面理解和认识,为团队现有技术和材料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搭建起有利的桥梁,是硅酸盐质文物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建设的良好开端,也是上海大学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积极响应党中央对文物保护的科技创新要求,建设文化强国迈出的坚实步伐。